实朴刊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陕西中考试题,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陕西2013数学中考试题比2012难了吗

陕西2013数学中考试题比2012难了吗

西安铁一中一级教师田群向:试题有创新 贴近生活

今年数学试题在设计形式上、难度、题量等方面与2012年相比保持稳定。难度适中,个别基础题型较去年稍显难度(如概率题、圆的第二问等),但

压轴题比去年温和不少。三种题型在平缓中不失梯度,既有对基础的考查,又有对能力的考验;既有基本方法的考查,又有对灵活性的考验。

陕西数学试卷一直比较平稳,题型相对稳定。但今年仍有许多创新让我们眼前一亮。其中,不少题既体现了出题人的良苦用心,又考查了学生的灵活运用

能力,同时更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如第6小题的正比例函数,考法特别;第10小题的二次函数性质,新颖创新;第19、20、21、22小题取材贴近生活;第

23小题的圆,做法独特;第25小题的压轴,连贯自然。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的真正意义。今年的数学在取材上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课程目标。第5小题的“空气质

量”、第19小题的“光盘行动”、第20小题的“影子测高”、第21小题的“自驾游”、第22小题的“拇指游戏”,这些既贴近生活,又体现了一些社会热点

问题,既能考查数学对某些既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今年的陕西中考数学试题及亮点、变化,初一、初二的同学们应该在以

下三方面得到启发,数学学习要注重基础、注重规范、注重细节、注重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只有掌握知识核心,才能灵活运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只要留心

并认真思考学习就在身边。

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中教二级杨新荣:题型结构稳定 难度与往年持平

2013年的西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很好地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结构与往年完全一致,难度基本持平,题型过渡平稳,解答题的题型、题序没有明

显变化,表现为:选择题十道,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6道,每题3分,共18分,解答题9道,共72分,满分120分。试题难易比例仍控制为

4:3:2:1(简单题、中等题、较难题、难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有效分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试题遵循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体现了2012版初中新课标删除内容绝对不考,新增内容逐渐渗透的出题原则,

围绕从基础到应用的主线。反映为试题加大了对圆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难度梯度螺旋上升,三次压轴分别是选择题第10题,填空题第16题,解答题第25题。

今年的试题选材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话题,突出时代感。如第19题统计题以“光盘行动”热点话题作为材料背景,第20题三角形相似以生活中测量灯

的高度为背景,强调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注重对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考查,启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重大事件的数学感知,体现数学知识的社会功能。

从2013年西安中考数学试题来看,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该继续坚持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用好课本,在此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争取较好的综合能力,并能灵活自如的应用于生活,如此不难获得较好的成绩。

西安汇知中学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邓桂萍:题目背景新颖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2013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与往年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整个试卷设计合理,试题类型符合《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题量适宜,覆盖了初中数学的主

要知识点,对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圆、统计、概率和综合实践活动都作了重点考查,难度之比仍为

4:3:2:1。整套试题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有充分的体现:第10题考查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和增减性,第24题是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综合应用,

第25题考查几何中图形面积的等分问题,第16题的求线段值和最大值,这些都突出了对数形结合、抽象概括、归纳演义分类讨论等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能很好地评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试题中测量物体高度、一次函数的应用、概率以及以今年的热点问题节约为背景的统计题,不仅以贴

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为背景,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应用性问题,突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今年的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揭示数学核心知识,大胆创新,呈现的方式也多样化,采用文字、数字、表达式、图形、图像,使整份试卷既科学合理,又

美丽大方。与往年相比,考查初中数学的重点、难点、数学能力有新的突破,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问题既灵活又有较强的技巧性,第20题是利用影子

测物体高度,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实际应用,第22题概率题比往年题目新颖灵活,这些都能启发后续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双基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提

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总之,2013年陕西数学中考试题,难度适中,题目背景新颖,令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西安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王娟莉:难度适中 没有偏题和怪题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身,套试题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近几年中考试卷相比,结构稳

定没有变化。考查的知识点多,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创新,覆盖面广,有一定的梯度,不同程度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没有偏题和

怪题,题目比较平稳,在平稳中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今年的数学考题人文气息浓厚,如第15题,把试题中需要注意的条件用着重号标注出来,以提示学生注意;第13题在设计上与往年不同,选择作答。

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正常表现出自己的学习状

况。同时又体现出其他学科学习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如第16题。

另外,试题设计也比较新颖。第18题一改往年的全等测试,以平行四边形为载体考查等腰三角形、相似等相关知识。第23题题干简约,巧妙将平行四

边形、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圆的切线知识点集于一体,突破了以往的圆的考查题型。贴近生活也是今年数学试题的一大亮点,从第1题“数”的考查到第19、

20、22题,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成及应用,题目设置得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在坡度上很合理,既考虑了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又照顾到了

升学考试的分流要求,难题主要有第24、25题。题目没有突破常规,但是延续了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思维难点,让学生“够一够能抓到”,命题思路较好。

今年的试题继续保留了近几年的热点题型:轴对称或中心对称、二次函数的应用,相似(位似)的应用能力考查加强,淡化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如方案设计等问题。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

陕西中考试题难吗?难在哪里?

2023陕西中考整套试卷不是很难,

根据省教育发展的需要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试卷按容易题约占40%,较易题约占30%,稍难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进行设计。试卷期望教育发达地区考生平均成绩在80~95分之间。

教育欠发达地区考生的平均成绩在70~85分之间,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区分度,即及格率在80%~90%之间,优秀率在20%左右,整卷难度系数预估值约为0.70。整体来看,陕西中考难度并不是很难,大家只需要夯实基础,考试中正常发挥,基本上就能顺利升入高中。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中考成绩查询方式

1、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往往在各省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有入口链接,大家点进去就能查询了,不知道网站地址的可以搜一下,

2、有的省市在教育信息网里也有登录入口,大家可以进入相应省份的教育信息网进行查询。

3、公众号查询,很多省市会从公众号接入查询入口,这样,大家只需要关注官方公布的公众号,就能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了。

4、虽然短信查询并不常用,但是也是一种查询方式,请大家多留意。

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3)

17.如图,已知△ABC,∠BAC=90°,请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考点】作图—相似变换.

【分析】过点A作AD⊥BC于D,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BAD=∠C,则可判断△ABD与△CAD相似.

【解答】解:如图,AD为所作.

18.某校为了进一步改变本校七年级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校教务处在七年级所有班级中,每班随机抽取了6名学生,并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从所调查的题目中,特别把学生对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回答(喜欢程度分为:“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不太喜欢”、“D﹣很不喜欢”,针对这个题目,问卷时要求每位被调查的学生必须从中选一项且只能选一项)结果进行了统计,现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所抽取学生对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众数是比较喜欢;

(3)若该校七年级共有960名学生,请你估算该年级学生中对数学学习“不太喜欢”的有多少人

【考点】众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可以得到调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的选B的学生数和选B和选D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可以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1)中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众数;

(3)根据(1)中补全的扇形统计图可以得到该年级学生中对数学学习“不太喜欢”的人数.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调查的学生有:30÷25%=120(人),

选B的学生有:120﹣18﹣30﹣6=66(人),

B所占的百分比是:66÷120×100%=55%,

D所占的百分比是:6÷120×100%=5%,

故补全的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2)由(1)中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知,

所抽取学生对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众数是:比较喜欢,

故答案为:比较喜欢;

(3)由(1)中补全的扇形统计图可得,

该年级学生中对数学学习“不太喜欢”的有:960×25%=240(人),

即该年级学生中对数学学习“不太喜欢”的有240人.

19.如图,在▱ABCD中,连接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F=DE,连接AF、CE.

求证:AF∥CE.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证出∠1=∠2,DF=BE,由SAS证明△ADF≌△CBE,得出对应角相等,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1=∠2,

∵BF=DE,

∴BF+BD=DE+BD,

即DF=BE,

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

∴∠AFD=∠CEB,

∴AF∥CE.

20.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

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根据镜面反射原理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BC∽△EDC,△ABF∽△GFH,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的长.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C=∠EDC=∠GFH=90°,

∠ACB=∠ECD,∠AFB=∠GHF,

故△ABC∽△EDC,△ABF∽△GFH,

则 = , = ,

即 = , = ,

解得:AB=99,

答:“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为99m.

21.昨天早晨7点,小明乘车从家出发,去西安参加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赛后,他当天按原路返回,如图,是小明昨天出行的过程中,他距西安的距离y(千米)与他离家的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根据下面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求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昨天下午3点时,小明距西安112千米,求他何时到家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可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先根据=路程÷时间求出小明回家的,再根据时间=路程÷,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1)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依题意有 ,

解得 .

故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96x+192(0≤x≤2);

(2)12+3﹣(7+6.6)

=15﹣13.6

=1.4(小时),

112÷1.4=80(千米/时),

÷80

=80÷80

=1(小时),

3+1=4(时).

答:他下午4时到家.

22.某超市为了答谢顾客,凡在本超市购物的顾客,均可凭购物小票参与抽奖活动,奖品是三种瓶装饮料,它们分别是:绿茶、红茶和可乐,抽奖规则如下:①如图,是一个材质均匀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上分别写有“可”、“绿”、“乐”、“茶”、“红”字样;②参与一次抽奖活动的顾客可进行两次“有效随机转动”(当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可获得指针所指区域的字样,我们称这次转动为一次“有效随机转动”);③假设顾客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两区域的边界,顾客可以再转动转盘,直到转动为一次“有效随机转动”;④当顾客完成一次抽奖活动后,记下两次指针所指区域的两个字,只要这两个字和奖品名称的两个字相同(与字的顺序无关),便可获得相应奖品一瓶;不相同时,不能获得任何奖品.

根据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求一次“有效随机转动”可获得“乐”字的概率;

(2)有一名顾客凭本超市的购物小票,参与了一次抽奖活动,请你用列表或树状图等方法,求该顾客经过两次“有效随机转动”后,获得一瓶可乐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公式.

【分析】(1)由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上分别写有“可”、“绿”、“乐”、“茶”、“红”字样;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该顾客经过两次“有效随机转动”后,获得一瓶可乐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上分别写有“可”、“绿”、“乐”、“茶”、“红”字样;

∴一次“有效随机转动”可获得“乐”字的概率为: ;

(2)画树状图得:

∵共有25种等可能的结果,该顾客经过两次“有效随机转动”后,获得一瓶可乐的有2种情况,

∴该顾客经过两次“有效随机转动”后,获得一瓶可乐的概率为: .

23.如图,已知:AB是⊙O的弦,过点B作BC⊥AB交⊙O于点C,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取AD的中点E,过点E作EF∥B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

(1)FC=FG;

(2)AB2=BC•BG.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F⊥AD,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FA=F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AD=∠D,证出∠DCB=∠G,由对顶角相等得出∠GCF=∠G,即可得出结论;

(2)连接AC,由圆周角定理证出AC是⊙O的直径,由弦切角定理得出∠DCB=∠CAB,证出∠CAB=∠G,再由∠CBA=∠GBA=90°,证明△ABC∽△GBA,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1)∵EF∥BC,AB⊥BG,

∴EF⊥AD,

∵E是AD的中点,

∴FA=FD,

∴∠FAD=∠D,

∵GB⊥AB,

∴∠GAB+∠G=∠D+∠DCB=90°,

∴∠DCB=∠G,

∵∠DCB=∠GCF,

∴∠GCF=∠G

,∴FC=FG;

更多中考数学试题分享:

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

过D点做DE‖CB

则角ADE=90°

CD=BE=5

AE=5

∴s△ADE=3*4*0.5=6

S平行四边形DEBC=DC*高

高*AE=3*4(三角形的面积)

高=2.4

S平行四边形DEBC=DC*高=12

所以梯形ABCD的面积为 12+6=18